为什么cba选秀弃权?
我来说一下CBA的选秀,CBA选秀其实没有什么油水,一个赛季的工资大约就是50-60万,而NBDL大概是一千多万美元,差距非常大! 并且CBA选秀并不是什么球员都能选的,必须是CUBA或者NCAA的球员(外国人不行),而且选秀是有顺序的,先签先得,比如一号签和二号签,不是由顺位低的球队选,而是由一号签了以后,顺位的各支球队依次来选。
当然最后可能有的顺位高的球队放弃,那顺位低的就捡个漏。但是大部分情况是,顺位高的球队不会放弃,因为放弃意味着自己球队的选秀权下一年还是自己的,而顺位低的可能连签的机会都没有。 所以你看今年CBA的选秀,基本都是CUBA和NCAA的球员。有几个高中生?基本没有吧,这是因为高中生的比赛强度和大学甚至是不一样的,而大学又分很多级别,只有Cuba和NCAA才比较有参考性。
此外就是一些没有打的球员,比如说张天意、黄世乾这些没打几个球的,这种要么是被选中之后放弃的,要么是自身原因没打的(伤病等)。还有一些已经参加职业联赛的,比如方硕、陶汉林这些,他们是不能参加的,否则就是违规了。 所以你看今年的CBA选秀,基本能选的全选了,就算不能选的,像张宁这样的也参加了,唯独王少杰和贺天举两个顺位特别高的没选,这里面有疫情的原因,也有两人本身有伤的因素在。
中国篮协实行CBA选秀制度其实已经有3年了,但是今年的CBA状元陈磊,他去选秀其实更多的是抱着试试的态度,他自己也说能选中就选中,选不中就去打NBL,也就是说他其实并没有下定决心想要来CBA打球,这其实跟政策有直接的关系——CBA的选秀规则。
目前CBA的选人制度是按照前一年成绩来反序选择,而且选几个人就可以签几个人,但是被CBA选择的球员有权拒绝CBA俱乐部,而一旦拒绝就可以去其他CBA俱乐部谈判,也可以加入NBL联赛。这样一来,像四川、青岛,新疆等等想要增强实力的强队就毫无机会可以选择到出色的新人,他们必须在前面的球队都选完之后才能选择后面的球员,再加上球员可以选择拒绝,也就是说前面的球队可以故意压价,导致后面的球队即使想要签下这名球员也没有办法签下。
而且如果这个制度持续进行下去,有可能会被一些CBA俱乐部钻空子,他们可以选择一些打不了自己一队的球员,但是由于CBA球员人数的限制,这些球员即使选择了他们也打不了CBA,最多只能去打NBL。这样一来,每年的CBA选秀的球员有可能被一些CBA大队当做是消耗选秀权的玩具。
另一方面,其实NBL的球队以及大学生球队也并不想要一些即将毕业的球员去参加CBA选秀,因为一旦进入CBA选秀就被一些CBA球队选中,即使可以选择拒绝,那么他原有的这个赛季比赛就没有办法参加了,这等于直接放弃了一个赛季的比赛,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,他们其实最需要的就是大量比赛的锻炼,这也是他们找工作的一个重要砝码。
而实际上,CBA选秀的制度和NBA有着天壤之别,其实应该更多的是类似于中超的U23政策,或者说类似于NBA的双向合同制度:必须选择,且有一个赛季的保护期。
实际上CBA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联赛,他们的球队应该帮助国内的选手争取更多的比赛,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年轻球员成长,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暂时的利益去压制年轻球员的成长。CBA联赛更应该向NBA一样,去帮助球员成长,让他们在CBA联赛中获得更好的竞争和历练才会对他们有更大帮助,而不是将他们排斥在门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