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火纹什么好?
“五行”就是自然界中的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五种物质,这五种物质相互影响、相互作用、相生相克,从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,这种动态的平衡在我们人体上同样存在,而且我们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这五种物质的制约。其中“木”代表的是春天,主升发;“火”代表的是夏天,主炎热;“土”代表的是长夏,即湿热;“金”代表的是秋季,主收敛;“水”代表的是冬季,主阴寒。
而针灸的“五输穴”是古代针灸学者在对“五行”学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,结合临床经验总结而出的。五脏之气在体表部位的反映点,这些反映点就是五输穴。“输”有“流通”“传送”“宣泄”之意。五脏之气的运行,正如自然界之气一样,是有道路可寻的,这些道路也就是经络系统。五脏之气通过经络传输到五腧穴,就像河流经过沟渠最终注入大海一样,五腧穴又称作“五行输穴”或“五行根结”。
《灵枢·本输》中列举了“五行”和“五腧穴”之间的关系,如“心出于少冲,少冲者,手足少阳经脉之所交结。”意思是说,心脏的气经由小肠经传递到了手少阳三焦经的小指末梢少冲穴。中医临床实践证明,凡属于心脏系统的疾病,在少冲穴都有反应,如果针刺该穴,可以治疗许多心脏病。
“五俞穴”是中医针灸治疗疾病的常用穴位之一 (注:下图红点为五俞穴)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士”对应的五腧穴。
1.膺窗(Jiāngchuāng),胸腺所在,主治:乳痈,乳汁不足。
2.天池 (Tianti),乳腺炎,乳腺增生。
3.天突(Tiāntù),咽喉肿痛,咳嗽,气喘。
4.膻中(Dànzhōng),胸闷,咳喘,心悸。
5.神阙(Shènquē),泄痢,水肿,脱肛。
6.气海(Qìhǎi),子宫脱垂,遗尿。
7.关元(Guānyuán),肾亏不育,月经不调。
8.曲骨(qū gǔ),阳痿,遗精。
9.中极(Zhòngjí),盆腔炎,痛经。
10.足三里(Zúlǐxiàng),胃脘痛,呕吐,腹泻等。
11.条口(tiáokǒu),颈痛,肩背疼痛等。
12.悬钟(xuán zhōng),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