督的五行属什么?
“督”与“都”古音近相通,在《说文》中都属部。 甲骨卜辞中“祖壬丁”作“”、金文中“祖庚”作“”;两者从“示”之字(“祖”本象祭台形)皆省作“又”可见其同源关系。 “督”、“都”二字也可见其渊源关系。如秦代小篆作“”“”。 从“目”之“都”后加“又”为“督”;从“示”之“祖”后加“又”亦写作“督”。 二者当是同一词义不同形式的分写字.。 关于“”的本义,《说文·目部》:“督,视也。从心从目”,即以双眼注视对象之意;段玉裁注云:“今人谓目力集中曰‘盯’……此训督者,谓使眼力集中于一也”。
由此可见“督”之本意为双眼同时直视某一目标,引申而有观察审视的意思。 东汉许慎已认为“督”读du,在《说文解字•目部》中说:“督,视也,读若敦”。段玉裁也认为是“读若敦”。清代的戴震进一步考证指出:东莱吕氏著《经义丛钞》中解释《诗经》中的“尔维优牟,胡不相宜”说,“按‘敦’之为‘督’,《周南》《召南》凡言‘敦’者,多读为‘督’”[1]367-368。据此可证,督在古代读du,且多与“敦”通用。 再来看金文的“都”字(如前所引): 此字左从“目”,右从“口”,当与“视”有关,而“”乃“督”之后起异体. 所以可知“督”之初文即为“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