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在五行属什么?
“昌”,金木水火土中属金。 【说文解字】 《说文》:“昌,美言也。从言、昜声。或从日”。 段玉裁注曰:“美言者,善言也;即《书》所谓‘美言可以市’是也……凡《六书略》云‘多假借’,皆叚借与本义无涉者也,此则本义与叚借并兴也(按:此注误,见后)。 ……按古谓善言为美言,谓忠言为谠言。《大雅·烝民》传引《尚书大传》曰:‘子慎乃谠言。’谠读如党。《诗》又谓之良言:‘良言孔甘。’‘休言之难尽。’《周颂·昊天有成命》笺亦曰:‘谟猷之美,其言甚大而可嘉,故称美焉!’ ……今人以为吉祥之词用爲姓。” 本义:美好的语言,赞美的话 美言:赞美的言语,指别人说得很好,自己表示赞同 谠言:忠诚之言。谠dǎng:正直、公平 良言:很好的劝告和提醒 休:美好,吉庆的言辞 “昌”字的本义就是赞美的话,好的话语。因此,这个字最早出现的含义不是指向具体的方位,而是用来形容方向的美好。 在先秦文献中,“昌”字除了用于表方位之外,还用作名词。 【经典文献中的“昌”】 (一)东为“方”
1.《周易•系辞下传》: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;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…”这里将东方称为“方”。 2.《论语•雍也篇》:子曰:“雍也可使南面。” 3.汉郑玄注:“南面谓王之坐也。” 4.唐孔颖达等疏:“王之正坐,当北向以朝诸侯。今言南面,明是王者之位。”
(二)北为“背”
5.《尔雅•释地》:“北方曰垓。”郭璞注:“今人谓背为垓。”
6.邢昺疏:“此复言北方曰垓者,重言之,明所本有异也。 7.今人谓背为垓,此即古文之垓。 8.《礼记•月令》孟冬之月:“其帝颛顼,其神黄帝。”郑玄注:黄帝在北,宜在北向也。”
三西为“遂”
9.《诗经•小雅•正月》:“悠悠苍天,曷其有所?”朱熹集传: “遂,与坠通。” 10.《孟子•告子上》:“天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。”赵岐注: “遂,堕也。” (四)南为“阳”
11.《老子》第四十二章:“[道生一],一生二, 二生三。”河上公注: “道有三炁,合而成物……”[物],即万物。 三即是阴阳二气交感形成的太极图形态的三。 12.北宋周敦颐著《太极图说》云:“无极而太极。太极动而生阴,静而生阳。” 周氏认为无极是道的本体,相当于儒家的理,太极是道的表现形态,类似于道和气之间的桥梁。他的表述虽然简单,却非常精妙。 无极→太极→动静:一分为二、太极分阴阳。这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的体现之一,也是哲学上的辩证法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