垬字五行属什么?
1. 《说文解字》的解释是,“牆也”(围墙)。本义就是土墙的意思——所以这个字的左边就是一个土字旁了;而右边呢,就是弓这个汉字的简化字,因为古代有弓弦一类的建筑材料叫做“桄”或者“纩”的,所以用弓来表示墙是由木块垒起来的这一概念,比如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中的“砌筑”一词就是这么来的,意思是“像弓一样弯折堆砌起来”,可见古人在造字这方面还是很有智慧的!
2. 不过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,在商周时期是没有土墙这种建筑的,只有草房之类的建筑物,而那个时候的城墙主要是用夯土的方法建造起来的,也就是把土和碎砂混在一起夯实而成。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升,人们才逐渐开始使用木材、石头等建筑材料来进行建筑物的围合工作……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讲,“垬”字应该是个假借词,而不是象形字。
3. “墙”与“隍”是一对反义词关系,前者指围墙,后者指没有水的城池,二者合在一起通常用来比喻没有依仗的危险境地:“夫作事而不中规,则危于墟隍矣;言行而不从道,则殆于囹圄矣”——东汉王符《潜夫论·务本》) 所以这个词也就有了另一个意思,即现在常用的“城壕”的说法(这里的“壕”也是借用了军事上“壕沟”的概念)。
4. 根据汉代文献记载,在那时候还有另外一种建筑形式叫“垣”,这种房子是用土坯堆积而成的,但却不像“墻”那样用土坯一层层堆砌而成并抹上一层草泥,而是用土坯立起之后直接在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草泥。由于这种房子的墙体比较薄而且非常柔软,所以可以随意地拆卸安装,甚至还可以把整个屋子搬到别的地方去重新搭建……
5. 这其实也是一种围合房屋的建筑结构方式,只不过它的围护构件不是墙,而是一层层的茅草而已,所以在现代汉语中,我们一般把它叫做“瓦房”。 综上,我认为这个字应该是会意字而非象形字,它所表达的含义是一种用茅草作为围合材料的居住建筑形式。